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矿水泥 >> 新闻资讯 >> 技术新闻 >>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中“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问题
技术新闻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中“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问题

    日产万吨生产线在中国问世后,好像出现“规模越大越好”的倾向,个别西部地区,也跃跃欲试上万吨生产线。笔者认为,这是对“规模经济”理解片面而引发的误区。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增大所引起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而导致的经济收益现象。当生产规模增大的比率小于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增,即N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N倍的收益;当生产规模增大的比率大于收益增加的比率时,就是规模收益递减,即N倍的投入产生了小于N倍的收益。这就是说,收益不是一直随生产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条件下,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收益则随规模的增大而降低。经济规模则是指达到最小单位成本的最佳生产规模。我们追求的是效益最佳(即成本最小)的经济规模,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最大化。

    水泥工业产品的效益,不但受生产成本影响,还受到达市场的运输成本影响。在市场消费密度(用单面积水泥的年消费量表示)不变的情况下,工厂规模增大,运输半径就增大,运输费用也随之增大。当运输费用的增大超过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则规模经济就变成规模不经济(即规模收益递减)了。例如西部某地区某个项目本来上3000t/d生产线比较合理,可是考虑规模效益而决定上5000t/d生产线。后者生产线水泥生产成本可降低约10元/t(其中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节省6元/t、节电2.5元/t、节煤1.5元/t);节能约4.7kg/t标煤(其中节省热耗20千卡/kg折合标煤2.9kg/t、节电5度/t折合标煤1.8kg/t)。可是汽车运输半径却由原来平均150公里增加到250公里,增加了100公里的运距,单程运费增加40~50元/t(尚不计高速公路过路费),汽车油耗100公里增加3-4kg/t,折合标煤4.3~5.8kg/t。由此可见,不但未节能节,也未节省成本,到达市场的成本反而增加了许多。所以,在规模问题上,不能单纯追求规模增大带来的收益,也要考虑由于规模不合理增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规模问题,要全面权衡利弊,该大则大,该小则小,以求得一个合理的“经济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网站首页 |走进中矿 |中矿质量 |党群建设 |中矿荣誉 |中矿产品 |能力展示 |新闻中心 |成功案例 |服务中心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南通市中矿水泥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南通市中矿水泥成套设备厂)
地址: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工业园区 电话:0513-88400999 传真:0513-88400998
联系人:周宝华 13906278080; 邮箱:jszk@vip.163.com
苏ICP备2022047224号-8